Lepidico正在考虑出售或合资Karibib锂项目

这家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目前正在评估一系列战略选择,例如出售合作伙伴公司的少数股权,出售资产或寻找其他符合其目标的有前景的交易。

2024年9月12日

GEM Diamonds再次在莱索托的一个矿场发现了大型钻石

Gem Diamonds在莱索托拥有70%矿权Letseng的矿开采了一颗122.20克拉的II型白色钻石。

2024年9月12日

«Norilsk Nickel»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将在泰梅尔建造新定居点

图哈特是在20世纪下半叶自然出现的。当时,北方原住少数民族的代表在Norilskgazprom(«Norilsk Nickel»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的子公司)的设施附近为工人提供临时住所,因为他们靠近通讯和家庭设施。该定居点位于该企业的卫生保护区。

2024年9月6日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瑞士手表消费国

根据瑞士钟表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FHS)的数据,7月份的钟表出口显示出复苏迹象:海外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6%,而6月份则下降了7.2%。

2024年9月3日

«Norilsk Nickel»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上半年铜产量增长,其他金属产量略有下降

2024年第二季度,镍产量同比增长15%,达到48000吨。在这方面,我国代表团欢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提供的援助。计划增加的原因是根据提高生产效率方案增加了矿石产量。

2024年8月28日

开采.出售.请分开

2020年12月8日
俄罗斯钻石业具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它在经济体系的框架内诞生并发展了很长的时间,通常被称为“计划的”,“命令管理的”,“社会主义的”。 面对当今严峻的考验(新冠疫情对钻石市场造成的冲击),评估苏联钻石业类似的“压力测试”的结果似乎很有趣。 这种经验会不会对其他人做出反危机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1974-1975年和1980-1982年爆发的两次严重危机动摇了世界经济。 这些危机的成因远远超出了钻石市场本身的范围,但对钻石业的影响却令人印象深刻:1976年,裸钻价格下降了50%,世界毛坯钻石产量(除苏联外)下降了25%,回到了1958年的水平。1982年,裸钻价格下跌了五分之四,全球宝石级毛坯钻石(苏联除外)的产量跌至20年前的水平。钻石管道的各个部门被迫减少供应和需求,这一后果不仅涉及面广,影响也极为严重,尤其是对切割企业来说。也许唯一令人安慰的是,市场暂时摆脱了许多试图推广“投资钻石”的“有用白痴”。

在这些年的测试中,雅库特钻石工厂和乌拉尔钻石工厂的感受如何?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注意到任何危机。雅库特钻石工厂在钻石开采效率方面竟然打破了世界纪录:如果说在南非的采矿场,戴比尔斯每年开采10米的矿井被视为正常操作,那么在西部雅库特,年开采效率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而“国际矿”在1974-1975年危机时期,矿井年开采深度竟超过了40米。1975年,乌拉尔钻石工厂启用第12号选矿厂,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勘探。乌拉尔钻石工厂的产量在197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本篇文章的作者1982年曾在雅库特钻石工厂担任雇员。危机?产量下降?拖欠工资?减少生产?那时从未听过这样的字眼。

为什么世界危机完全不会影响苏联钻石业的采矿部门? 答案很简单——钻石的生产和销售(出口)是由不同的机构进行,这些机构在行政上或财务上互不联系。 雅库特钻石工厂和乌拉尔钻石工厂可以把钻石出售给国家贵金属与宝石贮备局,价格不是由真实的市场状况决定,而是按照用于生产、技术改进、地质勘探、基础设施开发等所需的资金来计算——充足还有盈余。因此,采矿部门——业内资金消耗的核心——可以免受全球钻石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反过来,这让相关部门在制定生产计划和实施开发时能够选择足够有效,以及更重要的——最可靠的解决方案。

早在雅库特矿场被开发之前就有了把钻石开采部门和销售部分分开的想法,时间可追溯至1946年,当时斯大林签署了《关于国内钻石工业发展的苏联部长会议令》。斯大林去世之后,内政部特别总局被清算,乌拉尔钻石工厂被移交给了冶金工业部,这是国家首次尝试将生产和销售合并为一个结构。乌拉尔钻石管理局及其下属的工厂属于国有,其生产的产品没有结算价格。“不管计划有没有完成,乌拉尔钻石工厂都能获得年度生产预算资金的支持,”乌拉尔钻石工厂总经理马尔金上校在给捷沃西昂部长的一份信中说道。

捷沃西昂部长的想法并未得到长足发展,因为他并未在钻石业务领域工作很长时间。1954年2月,钻石行业已经由罗马科接管,后者支持过去的分离计划。虽然他对相关体制稍作改动,但“斯大林版本”的钻石行业组织模式一直持续到1988年。乌拉尔钻石工厂和雅库特钻石工厂负责开采,国家贵金属和宝石贮备局负责保存,外贸局(有时由授权的特殊服务单位)出售,后来由钻石珠宝出口局出售。这种模式有其毋庸置疑的优点,最主要的是,每个方面都由专业人士领导。而且由于苏联“钻石管道”的各个部门都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苏联时期的乌拉尔钻石工厂和雅库特钻石工厂始终由高素质的采矿工程师监督,由他们挑选合适的团队。而且他们无需面临如何为某个项目争取融资的问题。因此,他们不受与他们无关的全球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这种资本密集型并且具有惯性和长期性的采矿作业始终以可靠的方式进行着,甚至连调整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销售需要完全不同的资质条件。由于仍有很多文件处在保密阶段,很多重要的细节尚未公布,现在仍然很难量化苏联方面在组织乌拉尔钻石工厂和雅库特钻石工厂出口方面的举措。但总得来说,应该认识到,苏联作为戴比尔斯的贸易伙伴享有特殊的优惠,因此,负责这一领域的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毋庸置疑。最终,正是戴比尔斯被迫承担市场风险,他们同意不管市场状况如何,都坚定不移地购买一定数量的苏联毛坯钻石。

正是这样的结果拯救了1974-1975年和1980-1982年危机期间的苏联钻石开采。 雅库特和乌拉尔地区没有一个矿场、地质勘探和基础设施项目因为全球市场上的毛坯钻石和裸钻价格下跌被中断,更不用说终止了。 因此,在危机过后的几年内,行业内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1988年,苏联即将分崩离析,钻石业内的“斯大林”组织模式也被打破。根据苏共中央政治局的决定,钻石黄金管理局(归同盟部管理)成立,开始接管钻石开采和销售的业务。从表面上看,这一决定完全符合臭名昭著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精神,似乎是一项有前途的革命性创新,一种类似“苏联式戴比尔斯”的创造——具有独立参与世界市场的所有优势。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离心趋势的回应,例如将钻石开采地区与其余地区分开,或者将乌达奇内选矿厂(当时提供俄罗斯80%的钻石产量)变成拥有钻石开采权的独立公司——在苏联存在的最后几年中,类似的想法很多。

在新的机构组织模式下,市场风险仍然被“转嫁”到幕后了。钻石黄金管理局当时的领导人鲁达科夫拥有丰富的矿业开采知识、行业管理经验和与国外合作伙伴合作的经验,这个因素部分上平衡了上述令人担忧的状况。此后,国内钻石行业的领导者中没有一个人具有这样的专业素质。

诞生于濒死挣扎的苏联的“苏联式戴比尔斯”后来摆脱了钻石黄金局的身份,1992年变成了埃罗莎公司,继承了“谁开采,谁出口”的原则。但出人意表的是,很快出现了一群反对者,要求把埃罗莎分成“采矿”和“销售”两个部分。俄罗斯贵金属和宝石贮存局的局长贝奇科夫领导了此次“十字军东征”。从表面上看,这个提议似乎是希望回到久经考验的“斯大林”模式,但在一个细节里埋下了隐患。与此同时,建议将埃罗莎分成两个部门的人还提出终止与戴比尔斯的协议,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是“卖身为奴”。他们认为,俄罗斯出口商必须作为钻石垄断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独立进入市场。不难预料,这种部门的分割到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宣告结束。感谢上帝,这次尝试失败了。

埃罗莎以“采矿”和“销售”合体的形式进入市场。但与此同时,苏联的遗产以与戴比尔斯的独家协议被保留下来,这样可以更加可靠地抑制市场波动。这个计划看上去十分完美,但它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威胁,而且这个威胁很快就开始显现出来。原因在于,从客观角度看,钻石矿业工程师(生产工人)对公司发展方向的理解,与为股东负责的金融家的理解是不同的。正是这种矛盾为2017年和平矿发生的矿难埋下了伏笔。

头上是与戴比尔斯的协议“保护伞”,埃罗莎因此感觉相对自在。但2006年,这种救命机制被严重威胁——欧盟委员会要求终止这份协议,因为它违反了反托拉斯贸易原则。另外,2008-200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让公司差点破产。

正如大家知道的,贵金属与宝石贮存局拯救了公司,也就是说所有的市场风险最终由国家承担。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回归:我们从你们那里购买钻石,但是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根据生产活动得以继续开展的成本计算。现在这一情况屡屡重现。实际上,一种模式正在出现:在钻石价格上涨或者至少稳定的时候,埃罗莎是全球钻石市场的领导者,是与戴比尔斯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一旦市场上出现危机——不好意思,我们要追本溯源,回到苏联时期的雅库特钻石工厂和乌拉尔钻石工厂。这样一个灵活的地位当然让人十分羡慕,但可惜的是,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俄罗斯联邦的预算显然比苏联的国家预算不稳定得多。此外,国家贵金属和宝石贮存局迟早会出售这些“危机”钻石,不可避免地要与埃罗莎进行竞争。

与埃罗莎不同,戴比尔斯放弃了政府的支持。其销售部门钻石贸易公司(Diamond Trading Company ,DTC)根据现有协议(包括与钻石开采国的协议)从戴比尔斯集团旗下的位于加拿大、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的采矿公司购买毛坯钻石,购买数量和价格都按照协议进行。此外,这些原料会被汇集到钻石贸易公司,通过合同和拍卖系统在市场上出售。这有没有让你想起什么?我想罗马科大概会鼓掌欢迎。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戴比尔斯集团的一部分,钻石贸易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购买的商品会混合在一起出售。钻石贸易业务的基础恰恰在于营销能力,这样一来,与立场强硬的谈判者,例如非洲南部各国政府,缔结购买商品的长期垄断协议成为可能。甚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毛坯钻石分类标准也是钻石贸易公司制作的。钻石贸易公司负责制定价格政策和分类策略的员工,以及与客户进行谈判的团队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其中一个原则是拥有在南非、塞拉利昂和安哥拉拥有独立做出购买决策的经验。此外,一些业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给“舒适的”产品销售提供足够的政治帮助,这些组织很多都雇佣了戴比尔斯的前雇员。


因此,在当前严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将以前的苏联钻石行业模式、当前的俄罗斯模式,以及戴比尔斯模式进行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埃罗莎集团业务发展最合乎逻辑的前景是将销售毛坯钻石的职能划分为单独的公司。其职责范围应包括与钻石营销有关的所有问题:确定分类,制定定价政策,制定客户政策,进行培训,管理成本,以及确定和实施钻石销售形式,包括订立长期合同,招标,拍卖,促销独特宝石和特殊尺寸的宝石等。贸易公司必须以商定的价格表从埃罗莎集团的采矿公司购买毛坯钻石,从而承担集团的采矿部门的市场风险。

谢尔盖·戈利亚伊诺夫